當前,全球都屬于水資源匱乏的狀態。為了緩解水資源緊缺的現狀,污水處理廠的作用就越發重要。根據2020年公布的《2019年城鄉建設統計年鑒》統計,2019年全國城市、縣城和鄉鎮污水處理廠分別為2471、 1669座和1830座。
我們都知道,污水中會存在大量的生活垃圾,這些垃圾廢物長時間聚集在一起特別容易發酵,在處理的時候會產生各種危險氣體。根據危害方式的不同,這些氣體主要分為有毒和易燃易爆兩大類。
一、有毒氣體
污水處理廠中比較常見的有毒氣有硫化氫,氨氣和氯化氫等,其中以硫化氫為主。硫化氫在正常情況下是一種無色易燃的酸性氣體,毒性巨大。污水處理廠的結構比較復雜,處理程序也繁雜多樣。如果在較小的空間內不停地攪動,會導致硫化氫濃度過高,導致中毒事件的發生。
二、可燃易爆氣體
因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,所以污水處理廠也會產生大量的沼氣。此外,污水廠在厭氧處理工藝上,也會產生甲烷、硫化氫等易燃易爆氣體。有些污水中甚至直接存在可燃氣體或者可燃液體,這些易燃氣體容易和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化合物。
為了預防污水處理廠發生中毒和爆炸事故,不但會安裝固定式氣體檢測器進行在線監測,還會使用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加強巡檢。像檢查井、污水池、管網、溝槽等事故多發的地方,需要安裝固定式硫化氫氣體探測器和可燃氣體探測器。這些探測器可以和氣體報警控制器、風機、工控機組成監控系統,實現連續實時監控。
如果工作人員需要進入污水井作業,就需要結合便攜式氣體檢測儀使用。因為氣體存儲區、臭氧發生器、污水處理車間、氣體管道等場所,即使安裝了固定式氣體報警儀也不代表完全安全。建議攜帶復合式氣體檢測儀,實時檢測井下危險氣體以及氧氣的濃度。